信息荟萃
冬奥媒体运行专家眼中的冬奥档案管理
发布日期: 2022-02-07 录入员: 邱立 来源: 档案馆

采访者:李俊哲,共产党员,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档案学院)档案学专业本科生、“档案那些事儿”微信公众号小编骨干、2022年北京冬奥会志愿者“双奥青年”。

采访对象:王佐臣,共产党员,曾任唐山劳动日报社编辑、记者、主任,2007年考入北京奥组委,2008年北京奥运会丰台垒球场媒体副主任,后参与多次体育赛事媒体运行工作,现任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媒体工作间经理。


李俊哲:您是资深的媒体运行专家、有许多体育赛事筹办服务的经历,您最初是怎么接触到这个领域的?

王佐臣:接触媒体运行工作一晃十几年了,这十几年我几乎每年都参与赛事媒体运行工作。媒体运行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2004年,北京奥组委按照国际奥委会的指导性文件要求成立了媒体运行部。2006年,当时我在报社当主任,北京奥组委委媒体运行部从全国新闻机构从业者中选拔人才。因为我对奥运会很感兴趣,喜欢体育,喜欢做记者,所以2006年9月参加了选拔考试,2007年1月15号我到北京奥组委报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我担任场馆媒体运行副主任,负责整个北京奥运会丰台垒球场的媒体运行和电视转播工作,统筹所有媒体运行业务口,2008年北京奥运会培养和锻炼了我媒体运行的能力。

李俊哲:此后您还参与了哪些媒体运营工作?在这些经历中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如何看待成功举办奥运会的意义?

王佐臣:在这之后我陆续参加了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南京青奥会等赛事,把媒体运行的理念和经验传递到其他赛事,帮助举办城市少走了些弯路。这些经历中印象最深的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在丰台垒球场赛事筹办过程中不了解规则而导致浪费。因为我们不懂奥运会的一些基本规则,所做的一些决策跟奥组委的要求并不一致,所以造成场馆改造不符合媒体运行和电视转播的基本需求,改造完以后再改,又错了又改。最终改了三次才符合奥委会的要求,包括电视转播综合区、评论员席、媒体看台席、摄影位置等等,这些本该一步改造到位。土木工程不可擅动,重复改造导致浪费巨大。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事情。

第二,奥运会于中国人而言意义特殊而重大。2008年北京奥运会并非单纯的赛事,北京奥运会肩负每个中国人振兴中华民族、摆脱东亚病夫耻辱印象、展现中国不屈不挠精神的神圣使命。赛前动员会上,主任讲着讲着讲自己就哭了,讲不下去了。奥运会于我们的意义的并不只是一块块金牌,而是生活方式的转变。每个人都有体育爱好,参加体育活动锻炼,体育要成为生活。同时体育要成为产业,无论是单项体育,还是各地区依照区域特色发展区域体育,都要让更多人围绕体育产业工作、生活。

第三,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一届成功的奥运会标志着举办国、举办城市已经走向先进发达的队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果举办不仅说明了中国的经济实力,也说明了中国的组织调动能力。到目前为止,亚洲能够举办奥运会的国家仍然屈指可数,中、日、韩可以举办奥运会,印度可不可以?印尼可不可以?就算自身认为可以,但国际奥委会认为达不到基本要求和水平,也不能获得主办权。因此,国家的综合实力、组织和调动能力非常重要,中国、北京成为“双奥”举办国、举办城市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李俊哲:从赛事记者到媒体运行,形成了哪些具有保存和查考价值的珍贵记录?您通常采用的记录手段或方式?

王佐臣:无论大会小会,无论是我发言还是听取他人发言,我都会做笔记;同时我还写有日记,记了四五本。我的记录手段就是用笔头,主要内容包括整个赛事筹办工作、自己业务口计划方案、与相关业务口的矛盾和解决办法、还有同事的反馈和优化的建议。从这一点说,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意识学习些档案知识,养成记录习惯,并在自己的业务中加以梳理、整理,形成结构明了、逻辑清晰的记录,为档案工作奠定基础。其实我也没有完全做到,缺乏档案意识。

李俊哲:这些记录对您的工作有哪些具体帮助?档案对您具有怎样的意义或价值?可否举例具体说明?

王佐臣:这些档案记录对后来的其他赛事很有帮助。比如志愿者怎么配备,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根据项目特点而定,不同的体育项目的场地与赛程都是不一样。举个简单的例子,开幕式场地很大,一天需要很多人,可以采用一班制;但是有些赛事上午和晚上都有比赛,需要采用两班制。只有从实际出发,了解项目实际场地和工作要求,才能做到精准配备志愿者。这些经验一时间难以叙述清楚,但在办赛时会自己“跳出来”。有记录,便有了参照依据。

李俊哲:你所在工作单位如何管理由这些记录转化而成的档案?利用价值如何?

王佐臣:我们场馆内设置了档案管理员,负责档案的整理和相关工作。冬奥会中的档案工作有相关要求,各个业务口形成的记录都要给到档案管理人员去管理。目前文书类的文件都得到归档,但是对于细节零碎的业务文件,比如场馆的分工排班、WiFi的连接指引、共享打印机指南这些文件,它们虽然不像行政文件那样规范,但我认为也是有留存价值的,然而并未归档。尽管我们国家在举办赛事的时候通常以行政公文来实现指导与管理职能,但实际上赛事的筹办组织与行政公文的关联之间存在偏差。行政指令对赛事组织的综合协调是有帮助的,但实际上赛事筹办更需要了解国际赛事组织的相关规定和范例经验。比如电视转播是非常专业的领域,不能仅靠行政材料的积累,各个业务口从初设到详设的运行设计图、物资设备图、人员配置等基础数据其实对赛事筹办更具意义。所以档案积累不能只偏重行政文书,也要关注赛事产生的实际数据。

李俊哲:您希望冬奥遗产档案可以产生怎样的作用?

王佐臣:我希望所有的档案都能发挥作用,最大的希望是这些档案能够对下一届赛事的承办乃至其他国家的赛事承办起到指导作用。我们国家虽然承办了许多体育赛事,但进入国际奥组委会这样体育组织的中国人却不多。还不是因为知识积累不够、话语权不够,每次赛事办完我都希望有中国人能够进入下一届体育赛事组织当中,体育赛事档案的积累和利用对能力提升至关重要。7

李俊哲:您对档案学专业学生、高校和档案馆有何希望和建议?

王佐臣:第一个建议是档案学要与时俱进。档案学现在并非热门专业,是因为档案作用并未充分发挥。有为有位,只要档案能发挥其巨大的作用,档案学将得到社会的重视。时代在不断进步,以媒体运行为例,那时候没有共享打印机,记者上网需要购买收费卡,而现在发展很快。因此我认为所有事情都要与时俱进,都需要突破。档案学也需要与时俱进,包括概念的界定,内涵和外延,都要拓展;同时,一定要跟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走向社会实践,服务社会。一是不要只在高校里做研究,二是不要把档案锁在档案馆里。

第二个建议是要普及全民的档案意识。档案是一个有普遍意义的事物,不仅仅是档案专业的人研究档案,普通民众也应该了解档案的基本知识,一旦了解理解档案的重要性,就会支持和配合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

第三个建议是档案需要更方便地提供利用。从纸质档案要走向电子档案的积累,同时也需要面向社会提供公开的利用。我想可以建立个档案数据库,想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就可以从中搜索,这样才能发挥档案的利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采访感悟

我在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媒体工作间做志愿服务,佐臣老师是我们领域的经理。对王佐臣经理的采访源于无意间看到他的工作日记,联想到佐臣经理长期从事媒体运行领域的经历,便想到从档案的形成者与利用者视角了解档案在奥运媒体运行工作中所发挥的实际作用与存在的意义。我的想法得到“档案那些事儿”团队指导老师的充分肯定,进一步丰富了采访提纲,兴奋地期待采访。采访的结果远超我所预期,佐臣经理虽非档案领域的专业人士,但提出的问题却针针见血,无论是奥运业务文件的归档建议、奥运档案的开放与利用呼吁还是全民档案意识的培养,这些都是目前奥运档案管理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佐臣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不要只在高校里做研究,不要把档案锁在档案馆里”。档案学的研究要深入实践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一名正在学习的档案学专业学生,很难回答上述问题,但已走出了迈向实践的第一步,我相信会一步步走下去!

来源:2022.02.05档案那些事儿微信公众号